如何协助孩子分清「需要」定「想要」?学理财从「身教」开始

撰文:认可儿童财商导师Miranda Lee

成长在疫情下的孩子,既不能外出上学,就连上街购物的机会也少了,不少家长们也担心孩子在成长的旅程上好像有点缺失,苦恼怎样为家中的孩子们提供「心灵」补充品。

最近朋友提及,她的8岁女儿原来已经学会自己网购,前阵子更在网上书店一口气购买了很多文具和书本,并利用父母网上支付平台付款。购买过程中,女儿原本只想选购两本故事书,但被不断弹出的广告和优惠吸引着,不自觉地选购了很多额外「想要」物品。

的确,大人偶尔也会「想要症发作」,被产品的外表及广告诱惑,形成冲动消费,对于理财观念较弱的小朋友,更易误以为网购「零负担」,只要由父母电子支付,一切就如「想要就有」的消费模式。

如何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?

研究发现,父母对金钱的态度及理财的习惯,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理财观,所以「身教」相当重要,平日不妨让孩子多观察自己消费过程,体验父母如何面对「想要」的诱惑,购物前先问自己三条问题:例如是否物有所值,是否已有相类似,是否经常使用到等等,当自己已经心中有数,自然可以避免冲动消费。

为了寓购物于学习,我会先让孩子选购自己所需物品,付款时,就是教导孩子「理财」的好时机。重新让他们检视购物车内那些是「需要」的,考虑物品的价值和实用性,提醒「想要」虽可以满足欲望,但是否「需要」立即购买,并要由自己零用钱负担,直接让他们从钱包里拿出金钱来结账。这样,孩子便变得谨慎,立即思前想后,挣扎「买与不买」,苦恼之情相当搞笑。所以鼓励小朋友使用实体金钱,明白东西是要用钱买回来,不能随便浪费。

父母对金钱的运用,是孩子建立理财观的一面镜。所以以身作则十分重要,好好善用生活中的契机。所谓「想要」是无穷无尽,金钱却是有限,我们消费前必须三思,分辨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,量入为出。特别在疫情下,让孩子学会感恩和知足,才是给孩子一生受用的理财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