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力与兴趣 是生涯规划的两大变数
撰文:注册教育心理学家彭智华
香港从以工业转型至服务业,社会的行业不断更替,令青少年对于前景感到十分无奈。有些年青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要想做什么职业,假若他们在中学或大学选错了科目,对他们的前途添上更多迷茫。有见及此,教育界已开始着重学生的生涯规划。
学生的青春是无价的,时间更是宝贵的资源,在我们成长过程中,进行生涯规划有如国家的投资,不过,青年人所投资不是金钱,而是时间,他们应该投放在那一个地方呢?
青年人在生涯规划时,考虑投放时间的重点是最关乎个人的兴趣及能力;能力是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,是可以被客观评估或考核的,更可以与工作所需的条件对比,究竟是否符合?
兴趣是一个较为个人主观的事情,需要从个人感受或意愿出发,有时难于以客观标准来评定,是因人而异的;年青人的兴趣可能被他们的家人背景、学习经验及社会气氛所影响,可以透过个人访问得以了解!
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,是他们生涯规划的两大变数,两者合共可以简单分为四类:
第一类:
是他们可能欠能力或兴趣,或糊里糊涂地选择了一些自己没有能力或也没有兴趣的科目及职业,他们日后的前路肯定是痛苦万分的;虽然现阶段没有确定的兴趣或能力,也并不代表永远没有,因此最急需家人及教师启动他们的心态,从现在开始发掘自己的兴趣或能力。
对于此问题,解决的方法就是尝试不同方面的事物。学校可以与不同的行业合作,建立长远合作关系,以便日后学生可以到这些机构实习或学习。借助这些活动,学校可以让学生早一点理解日后可能面对的行业,亦可以从中找寻自己的兴趣及能力。同时,可以减低他们投入社会时的无助及迷茫感。
第二类:
是他们有兴趣但欠缺足够的能力,这一类学生已比第一类进步;他们可能对某些学科或职业感到兴趣,但他们的学习能力与之有明显的落差。例如,学生看了电影很想做医生,拯救生命,可是他的理科成绩很差;或是学生想做老师,教育下一代,可是他的说话或语文水准不足。或许,这类学生可以透过「将勤补拙」,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断下苦功,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达到目标,但他们必须有心理准备,将来会面对很大的压力。
动手动身去参与,亦可以打破学生们受媒体或家人所影响,而对某一行业产生的一些误解。举一个例子,电影中的精神科医生好像只跟病人聊聊天就可以有丰厚收入。这看似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,背后却要做很多的文书工作,把与病人的交谈过程,进行分析及诊断,并不是谈天过后就完事。而参观及实习等等,正正可以令他们真正体验一下自己脑海中幻想的生涯规划,是否真正符合其兴趣。因此,在生涯规划中,应该把时间投入在不同的参观及体验中,从而验证自己是否可以做到所计划的生涯。
第三类:
是他们有能力应付但没有兴趣维持。这类别的学生与第二类学生刚好相反;他们在生涯规划上,很大机会被自己的成绩带动自己的选科或职业,例如:数学成绩理想,便在大学选修会计,又或语文成绩优秀,入读大学的语文系,然后当了老师,但可能自知选择了一些有能力但没有兴趣发展的前路,将来可能欠缺自发性或动力坚持下去。
外在环境如家庭或学校,也是影响此类学生发展兴趣的其中一个可能性。试想想,一个学生想做一个艺术家,他的艺术天份高而且兴趣浓厚。可是,在香港这个着重商业的社会,他所能发展的空间就会少之又少,兴趣自然减少。因此老师及社工们需要对大气候有敏锐的触觉,了解不同行业的特性,营造气氛刺激学生的兴趣。
第四类:
是他们已找到自己有兴趣又有能力修读或钻研的事业。这类别学生的生涯规划方向是非常清楚,他们可以较易向着一个明确目标前进,不过,要留意的是,这类学生或许已确认自己的能力及兴趣,仍需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去继续发展,才能真正学有所成。
虽然第四类是最理想的组合,但甚少学生能在初阶段已达至这组合,大家必须让学生知道生涯规划需要有此成长过程,亦正是人生成长过程中,不断从学习及经验中从一类的状态慢慢蜕变成形!